国庆大数据出炉!“黄金周”二十年模式应变?

发布时间:2018-10-10 07:30

随着国庆黄金周落下帷幕,各方机构的大数据统计报告也陆续出炉。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旅游黄金周机制,这7天的数据也一直是我国旅游经济的风向标。那么,从今年的各类数据中,我们能看到哪些特点和趋势?


01


“慢热”黄金周


回顾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缓”成了多家券商描述一些行业增长表现的通用词。


10月7日晚间,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4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9.5%;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


总体来看,今年零售与餐饮销售额、旅游人数和收入数据纷纷降至10%以内,个别数据甚至负增长。

据民航局等相关部门统计,黄金周七天全国民航运送旅客达到1222.7万人,同比增长8.7%。9月28日至10月7日十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31亿人次,同比增长10.8%。


兴业证券报告指出,和去年同期增速相比,民航和铁路的增速分别回落5.9和0.8个百分点,而且民航发送旅客数与铁路发送旅客数的比值也较去年有所回落。


02


质量、服务升级


尽管总体增速有所回落,但我们仍能够从分类数据中发现产品升级趋势显著


黄金周期间,各地有机食品、时尚服饰、金银珠宝、超高清电视、智能手机、智慧家居用品、绿色家装材料、汽车等商品销售红火。


例如在生活家电的消费升级方面,苏宁易购10月6日发布2018国庆黄金周消费大数据,大屏彩电、健康空调、洗干一体机、破壁料理机、集成烟灶等“新大件”销售火爆,消费升级势头依旧。黄金周期间,彩电销量整体增长12%,其中70寸及以上的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达517%;空调销量增长35.5%,健康空调成为新选择,销量同比增长92%;洗衣机销量增长42.1%,其中洗干一体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95.9%;电饭煲销量同比增长165.96%;热水器销量同比增长36%;洗碗机销量同比增长90%;破壁料理机销量同比增长1065.82%;集成灶销量同比增长185%;彩色打印机的销量也同比增长72.9%。


二线城市消费升级趋势显着,境外消费表现亮眼。中国游客已连续五年蝉联出境游第一大客源国,单看2018年国庆黄金周,出境游人数就高达700万人次。


支付宝10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出境游消费升级的趋势显着。其中,二线城市居民境外消费表现抢眼,福州以70%的人均消费增长率首次超越北上广(北京45%、上海60%、深圳28%、广州27%),成为境外移动支付消费增长最快的城市。其他二线城市也紧随其后:杭州(50%)、武汉(31%)、天津(30%)、成都(26%)、重庆(21%)。


消费代际转化,年轻一代成为主力军。根据飞猪数据,十一黄金周90后出境游同比增长超过50%,95后为增速最快的群体,同比增长120%,年轻一代逐渐成为出境游的主力群体。


03


新兴消费模式蓬勃发展


事实上,网络购物、网上订餐、定制旅游、共享民宿、移动支付等新兴消费模式在快速发展。


黄金周前六天,部分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0%。部分网络订餐平台订单数同比增长超50%。部分短租平台共享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5倍,部分线上旅游平台定制旅游销量增长超50%。


2018年10月1-3号天猫平台智能机器人同比+332%、翻译机器人同比+361%。新零售改造对线下实体消费客流量与销售量的拉动逐步凸显,2018年10月1-3号全国银泰百货客流量和交易额双双增长30%。

伴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三家巨头纷纷发布十一期间出游消费数据显示,国民不带钱包的支付习惯逐渐扩展至出境游,正掀起移动支付全球化。

 

支付宝发布全球增速最高前十大“不带钱包网红目的地”:日本大阪道顿崛商圈、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机场 、法国巴黎奥斯曼大街 、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 、加拿大多伦多唐人街、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 、意大利佛罗伦萨THE MALL购物村 、美国纽约法拉盛 、韩国首尔明洞商圈。

而去年国庆期间,支付宝数据显示国人最喜欢去的目的地分别为:香港、泰国和台湾。当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移动支付已经相当便捷,而伴随着中国人境外消费升级的趋势显着,全球各地迎来移动支付热潮。


移动支付走向全球之际,扫码支付也变得日益普及。银联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云闪付APP交易笔数及交易金额大幅提升,并带动银联二维码支付日均交易笔数和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9倍和36.8倍。


银联二维码支付之外,Huawei Pay、ApplePay、Mi Pay、Samsung Pay等银联手机闪付也带来了假日消费新风尚,长假期间日均交易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0.1%和102.8%。


数据变化背后,或许也是消费结构在变


04


增速之变


今年恰好是“十一”黄金周休假机制实施的第二十个年头。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长假制度也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


这一休假机制实施二十年来,成效显着。记者翻查历年数据发现,过去二十年的“十一”长假期间,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消费总额、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三项数据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从2001年开始增速就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尤其是2008-2013年,旅游人次的增速还数年保持在20%以上的高位,零售餐饮和旅游收入的增速虽然没有旅游人次增速那么快,但也一直多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因此,当这三个数据齐齐掉至个位数时,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从客观上看今年中秋与国庆相距时间较近,分散了集中出游的人数,而主观上认识“集中出游”问题,交通、重点景区的严重拥堵,加之缺少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也抑制了旅游消费意愿。

瑞银证券分析师陈欣认为,如果推动带薪休假落实和降低旅游成本等政策,将有助释放更多出行需求。


其实国庆黄金周的集中出行模式已经被诟病数年。此前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推算发现,推行“黄金周”制度之前的年份,国内旅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28.8%,而实行“黄金周”制度后的年份,国内旅游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仅为17.8%。


黄金周模式有多种弊端,一方面使得旅游业形成了极限性高峰,供给压力极大。另一方面黄金周消费质量和效益下降,影响消费品质。服务滞后和缺失问题影响人们对黄金周旅游服务的预期,黄金周形成的价格上涨和成本升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当度假需求逐渐变成刚性需求,假日制度也亟待调整,尽量熨平波峰波谷,形成资源的更好配置。


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成了可替代的选项。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实施,但这项法律迟迟未能落实。有不愿具名的旅游专家向记者表示,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确实还未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全面实施带薪休假制度的条件还没具备,但有些地方政府可以据民情适当调整假期安排,实行错峰休假方式,缓解黄金周的集中出行拥挤问题。


- END-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中国、华尔街见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

不代表财经识堂立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powered by 北京市永正天恒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2017 WwW.qcdjw.com